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信息 / 正文

浙江中医药大学2026年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5-10-10 11:13:29    作者:    点击率: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尤其是能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从事中医药事业管理、健康管理及地方政府治理等领域的高素质人才。MPA毕业生及学位获得者应秉承浙江中医药大学“求本远志”的校训精神,追求人文与管理学院“人文唯美,美美与共;管理至善,上善若水”的院训精神,为区域“五位一体”治理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二、招生对象与报考条件

学生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收。本专业限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即在202391日前获得本科学历者具备报名资格),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报考;本科毕业专业不限。

三、入学考试

1.考试科目:①英语二(100分);②管理类综合能力(包括数学、逻辑、写作,共200分),共计二门,总分300分。

2.时间安排

网上报名时间:20251016日至1027日(网上预报名时间为1010日至1013日)。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根据浙江省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安排。

初试时间:20251220日至21日。考试方式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考前十天左右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四、招生指标

2026年我校全日制MPA招生指标计划为48人,但最终实际招生数量将根据全国扩招情况、我校考生上线分布等综合因素来确定(根据往年的实际招生情况,一般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如2021年计划招生29人,实际招收42人;2022年计划招生42人、实际招收48人;2023年计划招生45人、实际招收46人;2024年计划招生45人,实际招收52人;2025年计划招生48人,实际招收56人)。

五、培养方向

充分发挥浙江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等学科优势,把握社会经济和公共管理发展的大趋势,设置5个研究方向:(1)地方政府治理;(2)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3)中医药事业管理;(4)健康服务与健康管理;(5)教育经济与文化管理。

六、培养方式及年限

我校招生类型为全日制;学习方式主要采取非脱产学习的形式,课程教学采用周末(含节假日)学习或分段集中学习的模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七、学位授予

在规定年限内,学生学习期满、修满培养方案规定学分、成绩合格、按照学校要求发表学术论文并完成学位论文等规定培养环节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可获得国家统一颁发的公共管理(MPA)硕士学位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

八、报名程序及要求

(一)网上报名

报考2026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报名时间为20251016日至1027日(网上预报名时间为1010日至1013日)。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考生应按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考生要如实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受处罚的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网上报名有关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研招网”报考须知。建议广大考生合理安排报名时间,避开报名初期、末期高峰,避免网络拥堵。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在网报系统中,往届生毕业信息以学历证书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为准,应届生学籍信息以《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为准。考生填写毕业专业时,必须选择具体专业,如“100301临床医学”、“100302麻醉学”等,不能填写专业类别如“1003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旧(新)学校名称或毕业专业若无选项,选择“其他”后再填写。

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将用于寄发录取通知书及后续联系等工作,请考生务必认真详细填写。通讯地址(省、市、县、地址、门牌号或信箱号、邮编、姓名等)及联系电话(建议移动电话填写本人手机号),必须确保在20268月前有效。如因地址不详或电话无法联系等原因而出现投递失误或通知不到考生等问题,由考生自行负责。

考生的学习经历从高中学习经历起填,如有休学、转专业等情况也需在“学习工作经历”栏注明。

(二)网上确认

1.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有关补充材料。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并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网上确认后,我校根据考生报考信息进行全面审查,符合我校报考条件的考生方准予考试。请考生务必仔细对照我校招生简章报考条件要求,对不符条件者我校一律不准考,报名费不退还。

九、其它事项

1.有关报名流程、资格审查、初试和复试等未尽事宜,详见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官网通知。

2.学校不指定考试用书,考生可以参照教育部考试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相关机构编制的考试大纲(如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021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考试大纲)及习题集(英语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3.学校不安排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有需要的考生可自行联系培训机构参加考前辅导,谨防上当受骗。

4. 本简章由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负责解释,未尽事宜或与上级文件有冲突处按照教育部及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相关文件规定、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规定执行。

十、招生咨询

联系部门: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MPA教育中心)

联系电话:0571-61766032

学校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邮编:310053

学院网址:http://rwygl.zcmu.edu.cn

学院微信公众号:文征天下

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官网https://yjsgl.zcmu.edu.cn/


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院办电话:0571-86613687 邮政编码:311402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高科路浙江中医药大学富春校区
Copyright @1959-2017 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