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门(单位):
为更好地服务“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转型,进一步提升我校本科课程建设质量,增强人才培养实效,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智慧课程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为契机,加快建设一批适应数字化转型的人工智能+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学习范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实现深层次变革,推进高等教育转型升级,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二、申报条件
(一)拟申报的课程前期应具有省级及以上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基础,课程在线教学视频已经形成完整体系,且原则上应有课程知识图谱建设基础。同等条件下,纳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核心课程优先支持。
(二)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人师表、师德高尚,近5年无教学事故,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能够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
(三)课程负责人为本校在职教师,讲授申报课程2个完整教学周期及以上,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优良。能确保足够的精力按期完成课程建设,确保课程及时投入应用并持续更新。
(四)课程资源知识产权清晰明确,不侵犯第三方权益。
三、建设内容
人工智能+课程重点突出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模式创新,教学从“师生交互”向“师/生/机”深度交互转变。将人工智能元素全面融入本科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构建高效的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系统,具备AI人工智能教学助手实现资源搜索、智能问答,通过知识图谱系统、知识推荐算法、知识点个性化学习算法模型、知识点掌握程度算法模型、大数据分析等,对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教学场景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学情分析与教学评价等进行改革创新,全方位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建设内容:基于知识图谱课程的内容,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包括更加快速、准确地匹配学习资源,基于学习者的行为数据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效果反馈和路径推荐,实现高效自适应学习等。
四、建设要求
智慧课程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原则上应于2025年9月之前应用于本校课程教学。建设要求如下:
(一)人工智能+课程应定制知识点能力目标,并提供完整的教学大纲、教案及课堂教学设计,形成完整的课堂实录。
(二)保证智慧课程中的MOOC、教材、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作业、测试等数字资源资源均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问题。重视版权和知识产权问题,构建课程内容所使用的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应注明出处。使用的地图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地图审核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五、建设数量
2024年校级本科智慧课程拟立项6-10门。
六、立项范围
立项课程须为纳入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在申报建设前已经过2个学期或2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鼓励受众广需求量大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申报:
(一)鼓励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及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开展人工智能+课程建设;
(二)鼓励学院(部门)根据专业优势特色参照学校做法在本单位建设智慧课程。
七、申报流程
(一)课程负责人向所在学院提交《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智慧课程建设申报书》(附件1)和最近一学期的课程教学大纲。
(二)申报人于9月18日16:00前递交《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智慧课程建设申报书》(附件1)、最近一学期的课程大纲和推荐汇总表(附件2)一式一份至2A314,申报书和申报汇总表(excel版)发送至835233837@qq.com。
(三)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公示评审结果。
(四)获批立项建设的课程负责人提交《校级智慧课程建设任务书》。
(五)学校召开专题培训会指导教学团队开展“智慧课程”建设。
八、其他要求
(一)学校将根据课程具体情况内容及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经费支持。鼓励学院给予课程配套建设经费。
(二)各学院(部门)要根据各专业建设需求提前做好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规划,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智慧课程建设及应用,对立项课程负责人提供必要支持。
批量下载(附件1: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智慧课程建设申报书.docx等).zip